OpenAI去年发布的ChatGPT近期火遍全球,它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产品,也让诸多大厂开始加速布局自己的相关领域。而与ChatGPT的爆火截然不同的是web3.0似乎出现遇冷事件,Web3现在同样需要一个能真正落地的超级应用,要知道web3.0是有希望从技术、产业、经济等维度全面优化互联网的,不过目前web3.0的概念大于实质,尤其是在应用层面上来说,所以不少投资者疑惑区块链web3.0是不是遇冷了?下面就让币圈子小编来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。
区块链web3.0遇冷了,主要是因为web3.0现在没有一个能真正落地的超级应用,它的概念大于实质,尤其是在应用层面上来说。我们亟需在web3世界打造更多用户可感知和可使用的产品与服务。只有找到真实的用户痛点并用简单方式予以解决,并持续降低用户进入Web3世界的门槛,才能让Web3服务触手可及。
除了实用主义,冷思考ChatGPT所带来的颠覆性改变,欧科云链研究院认为另一个关键词同样值得关注:长期主义。也许长期主义听起来像失意者的自我慰藉,但像ChatGPT这类具有开创性但又有巨大不确定性的产品,必定只能是坚持长期主义的产物。尽管Web3和ChatGPT这种垂直类创新不同,我们更愿意将Web3视为数字时代多技术融合的创新集合体,但它所承载的发展愿景及目的也就注定了建设Web3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。所以,Web3创新离不开长期主义,任何短期的功利主义都可能伤害Web3的长期价值。
生成式AI的核心功能是创造,本质是数字时代生产力的提升。尽管使用者和使用场景的不同会导致ChatGPT所能提升的生产力存在较大差异,但到目前为止,它确实已经表现出作为先进生产工具的强大创造力。
与生产力对应的是生产关系变革。从区块链创新到Web3革命,我们始终期待用技术手段在数字世界中重构生产关系,但进展缓慢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在于区块链与Web3技术的自身缺陷,但另一方面则在于我们缺乏能与新型生产关系相匹配的生产工具——用此前的生产工具去构建未来的生产关系显然是难以实现的。
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完全有潜力成为Web3时代的生产力工具,通过从包括链上数据在内的新型生产要素中学习和分析,为Web3创作者和贡献者们提供更可靠和更便捷的生产力工具,解决数字世界的数据资产与内容生产难题,补齐Web3发展中的生产力短板,从而加速Web3时代的到来。
上面这篇文章就是币圈子小编对于区块链web3.0遇冷了吗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。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非凡爆炸中,风险投资无疑为高度可扩展和盈利的公司提供了动力。然而,一般投资实践与我们现在所知的互联网出现之前开发的1.0方法仍然非常相似。很难知道未来会怎样,但想象一下比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更加全球化、多样化和以社区为中心的一代企业家和投资者。想象一个去中心化的硅谷,其特征是全球分布的企业家网络接近新问题和新客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