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web3时代的到来,互联网的创建没有为人们提供本地身份层。正因为如此,数字身份问题被归入网站和应用程序。这种孤立的方法可能适用于互联网的早期阶段,但现在有数十亿人在线,它的缺点变得越来越明显。从根本上嵌入经济转移的Web3的出现重新强调了创建强大的身份系统,尽管与DeFi、NFT和DAO相比,去中心化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被忽视的话题。很多投资者都想要了解web3身份认证和钱包的关系,下面就让币圈子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。
加密钱包是Web 3活动入口,DeFi之夏前,使用钱包的人数并没有那么多,人们更倾向于将资产放在非托管式的中心化交易所,加密钱包更多是大体量资产用户的需求选择。而随着交易活动的增加,即DeFi流动性挖矿的风靡,资产的转换和活动场景更加的去中心化。这就需要去中心化加密钱包去支持,它在用户心中的分量显著提升。
讲到这,我们也没有感知到它在Web3中的地位或重要性,用户的直白感受是加密钱包只能作为资产存储和流转的一个工具。如何理解它和Web3的关系?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,布局加密钱包是构建价值网络的起点,是区块链时代基础设施的重要流量入口,也是作为参与数字资产交易及相关资产活动的首要步骤。
随着更多应用涌现以及加密市场规模的增加,加密钱包会逐渐成为囊括多种数字资产的管理平台,从单一的存储和保护资产,扩展出更多的服务产品,如钱包理财产品、可管理身份证件、提供生活缴费、纪念卡等一站式聚合资产管理平台,让用户可以进一步体验去中心化钱包的优势,这都将成为Web3中的重要产品形态和展现方式。可以说,加密钱包衍生元素越多,对Web3的进程推动越有利。它既可以是我们链上的资产的容器,也可以是我们在Web 3.0世界内行动时的身份集合,大量日常行为都会和区块链钱包产生关系,用户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加密钱包浏览Web3。
加密钱包主要有钱包账号、公钥账户、区块链网络、keystore、密码、交易、应用、发送等组成部分,其中比较重要的则是公钥、私钥和助记词三项。公钥代表的是资产存于某个主体之上,简易理解就是我们申请了某平台的钱包应用,相应的会分配一个账户地址,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上申请不同的账户,如比特币、以太坊、Terra等。举例来说,小A和小B要进行转账,小B可将资产发送给小A的公钥账户,它是公开的。
虽然看似简单,但在安全保证上,公钥本身又囊括了公开密钥密码技术、数字证书和公钥安全策略等。与公钥相伴而生的就是私钥,很容易理解,私钥即自己保留,进行身份认证的密码,与公钥账号形成一对密钥对,二者相辅相成,如果用公钥加密数据就必须用私钥解密,如果用私钥加密就必须用公钥解密,二者同样重要。
一个钱包地址的获取,需要先生成私钥,再推导公钥,最后哈希算法生成地址。私钥是一切的开端,它是开启百宝箱和拥有自己账户资产的标志,通过私钥我们可以签名发送交易,帮助钱包恢复,没有它,就没有资产。另一个关键组件助记词就是私钥的备份,展现形式相对来说更易记住。
希望投资者们能够通过上面这篇文章了解web3身份认证和钱包的关系。集中式数字身份管理系统被打破。将所有用户数据存储在集中式服务器上的组织正在通过创建一个“蜜罐”来使其面临更大的风险,黑客可以在其中破坏并立即访问所有这些信息。这些系统使用集中式标识符,例如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,可用于在线跟踪用户、关联他们的数据,并且这个数据可以追溯到某人的身份,并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与第三方共享该信息。这造成了糟糕且不安全的用户体验,而Web3 ID解决了许多这些问题。